一级基本要求 1.1. 申请条件
取得信息安全服务(与申报类别一致)二级资质 1 年以上。(行业领头企业除外) 1.2. 法律地位要求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组织,发展历程清晰,产权关系明确。 1.3. 财务资信要求
近 3 年经营状况良好,财务数据真实可信,应提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的会计师事
务所出具的近 3 年财务审计报告。 1.4. 办公场所要求
拥有长期固定办公场所和相适应的办公条件,能够满足机构设置及其业务需要。 1.5. 人员素质与资质要求
a) 组织负责人拥有4年以上信息技术领域管理经历。
b) 技术负责人应获得信息安全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或电子信息技术类高级职称,且从事信息安全技术工作8年以上。
c) 财务负责人拥有财务系列高级职称,或取得中级职称8年以上。
d) 从事信息安全技术服务人员50名以上。
e) 拥有信息安全专业认证人员(与申报类别一致)10名以上。
f) 拥有项目管理资格证书人员5名以上。 1.6. 技术工具要求
a) 具备独立的测试环境及必要的软、硬件设备,用于技术培训和模拟测试。
b) 具备承担信息安全服务(与申报类别一致)项目所需的安全工具,如漏洞扫描工具、渗透测试工具、协议分析仪等。 1.7. 业绩要求
a) 从事信息安全服务(与申报类别一致)5年以上。
b) 近三年内至少签订并完成10个信息安全服务项目(与申报类别一致)。 1.8. 服务管理要求
a) 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无违法违规记录,资信状况良好。
b) 建立项目管理制度,并按照制度执行。
c) 参照国际、国内标准,建立业务范围覆盖信息安全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提供有效运行的相关证明。
d) 参照国际、国家标准,建立业务范围覆盖信息安全服务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或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并提供有效运行的相关证明。
e) 提供足够资源,确保信息安全服务项目的实施。 1.9. 服务合同要求
a) 了解客户及所处的行业对信息安全服务的特定要求。
b) 确定信息安全服务范围。
c) 应签订信息安全服务合同或协议。
d) 合同应明确信息安全服务的行为规范。
e) 合同应明确信息安全服务的安全要求。 1.10. 服务安全要求
a) 满足法律法规对服务安全的要求。
b) 满足与客户签订服务合同中的安全要求。
c) 制定保密管理制度,明确岗位保密责任。
d) 按照客户要求,对于接触到的客户敏感信息和知识产权信息予以保护,并确保服务方人员了解客户的相关要求。
e) 与相关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并进行保密教育。
f) 确保其供应商满足上述服务安全要求。 1.11. 服务技术要求
a) 建立信息安全服务(与申报类别一致)流程。
b) 制定信息安全服务(与申报类别一致)规范,并按照规范实施
B3 一级要求
组织申报一级资质,除满足二级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B3.1 集成准备阶段
B3.1.1 需求调研与分析
协助客户有效识别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政策、法律和约束条件,有效规避商业风险和泄密事件。 B3.1.2 签订服务协议
建立安全集成服务级别管理程序,签订服务级别协议。 B3.2 方案设计阶段
a) 结合项目需要,编制安全集成项目施工手册和作业指导书。
b) 对于新建系统,建设实施过程应重点关注信息系统的功能、性能和安全性等方面要求。对于系统改造,还应考虑改造前技术测试验证及在实施失败后的回退措施。技术测试验证需要考虑新旧系统的兼容问题,包括网络兼容、系统兼容、应用兼容等。
c) 基于安全集成项目需求和进度计划,编制信息安全产品和工具定制开发计划。 B3.3 建设实施阶段
B3.3.1 实施集成
a) 建立项目变更管理程序,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方案、资源变更进行有效控制,完整记录变更过程。
b) 制定项目应急处置方案和恢复策略,对项目过程中的应急事件及时进行响应。 B3.3.2 监督管理
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审,采取适当措施,控制项目风险。 B3.4 安全保障阶段
B3.4.1 系统测试
基于建设系统的安全要求,制定系统安全性测试方案,模拟攻击场景,对系统安全性进行测试。 B3.4.2 系统试运行
a) 制定系统试运行计划,建立应急响应服务保障团队,及时应对突发事件。
b) 综合分析系统运行状态,建立系统运行策略和安全指南,并对相关产品和设备设施进行配置管理。
c) 提供三个月以上的试运行记录和报告。
|